今天高級錶不但要滿足個人品味的展現,實用上也必須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型態,HUBLOT Meca-10具備十日的長動力以及獨特的齒條傳動顯示,同時實現了消費者對機能性的需求以及追求風格設計的渴望。


三日鍊差不多已經是時下新機芯的標準規格了。錶廠在推這些機芯時往往會描繪一個情境,要我們揣摩使用者就算週末兩天不戴錶,隔週一拿起來的時候錶還是在走,透過這樣的情境帶出三日鍊的實用性。不過就我個人經驗,自己實際上比較常碰到的反而是出國一週回來後發現留在家裡的錶已經停了好幾天了(而且我相信對常出國的錶友來說這場景肯定不陌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的可能就是儲能超過一星期的長動力錶款,為了保險起見,八~十日鍊算是一個合理的數字,由此Meca-10既能應付商旅人士的移動習慣,即便是藏錶眾多的玩家也能在每次戴上手時都確保腕錶持續運作,實用性遠遠超越了尋常儲能二~三日的錶款。
從經典建構式模型獲得啟發
過去HUBLOT宇舶出過許多極端的超長動力錶款,比起來十日鍊的Meca-10屬於相對實際的款式。錶款名稱中的”10”指的自然是它十天的儲能,”Meca”則是點出了啟發這顆機芯基本概念的建構式模型”Meccano”。Meccano在歐美是一套經典的積木玩具,它利用長短不同的金屬條和固定螺絲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或交通工具,其中對結構原理的訓練啟蒙了許多工程師和設計人。HUBLOT的Meca-10同樣從這套模型獲得靈感,機芯以條狀橋板組成的構造跟Meccano有異曲同工之妙,線性式的板路一看就與傳統的機械機芯不同,讓錶款在長動力的機能訴求之外視覺上同樣充滿特色。


一般的機械機芯都是先有一枚基板,再在上面堆疊齒輪和固定齒輪的橋板,相形之下Meca-10一開始就沒有完整的所謂基板,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圓形外框和縱橫錶橋所構成的骨架,由於機芯將擺輪等部件從錶背移到了面盤側,所以製錶師在組裝時也必須將整枚骨架反覆翻轉,過程跟一般機芯大異其趣,可以說是從基本觀念上顛覆了製錶工學。
線性齒條傳導的獨特儲能顯示
機芯橋板多是細長的條狀,由此呈現出Meccano的特徵,而為了進一步強化這個印象,Meca-10還設計了一套使用線性齒條傳導的特殊儲能顯示機構。有別於傳統的指針形式,Meca-10的儲能顯示別開生面地採用了機械齒條結構連動,讓使用者不論是在動力消耗或是手動上鍊時都能對人機之間的互動更有實感,進一步體會機械運作的魅力。從錶款的11-12點鐘位置可以看到一枚中空的矩形齒條,透過內外兩排齒條,雙發條盒高達十日的動力狀況得以傳遞到下方3點鐘位置的顯示器,由此構成整個儲能顯示機構。這裡採用線性齒條做傳導主要是基於賞玩上的考量,當你為機芯上鍊時,從錶面就可以直接觀察到輪系的動作從旋轉變成直線運動、又從直線運動變回旋轉,一開始我們想玩機械錶的趣味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被充分滿足,設計師發想這顆機芯的玩心透過這個機構如實地傳達給了錶迷。

42mm小徑版的全新錶面配置
Meca-10於2016年初出時採用了45mm的大錶徑,為了滿足不同體型的消費者,今年HUBLOT全新推出了42mm的小型版。45mm展現的是大家熟悉的HUBLOT風格,相對地42mm在配重和著裝性方面更能適應日常生活情境,讓使用者不論正裝或休閒配戴都能自在得體。小型版不只是將同一顆機芯裝到小號的錶殼裡而已,事實上錶廠為了它對原本的Meca-10進行了大幅修改。45mm的Meca-10將儲能顯示分成兩個部分,6點鐘的數字盤用於表示具體的儲能天數,3點鐘的轉盤則是會在動力少於三天時露出底下紅色的警示區;為了讓錶面更緊湊,42mm拉掉了6點鐘的小盤,取而代之地將儲能天數整合進3點鐘的轉盤,這麼一來使用者就可以在單一顯示區同時得知還有幾天的動力,並且在倒數三天獲得警示。

實證下的專業運動性能
另一方面42mm版擺輪游絲上的快慢針導入了之前在Unico機芯使用的”H”字形專利微調機制,由此強化了機芯耐震性,實際上錶款通過了許多性能錶都具備的Chronofiable A8認證,這項屬於瑞士鐘錶產業標準下的檢測確保腕錶能在(模擬的)6個月間承受18,000次25-550G的衝擊以及0-50°C的溫度變化,除此之外還對它進行了56,400次不同強度的振動測試,由此可以說是完全具備專業運動錶的性能了,就算你想戴著它挑戰嚴寒到酷熱種種極限環境都能完成任務。

42mm版本一推出就有King Gold、鈦金屬以及黑色碳纖維三種款式,更有彈性的尺寸以及多種材質選擇讓Meca-10能夠滿足更多元的消費者需求,不論手腕大小或是對錶殼質感有任何偏好都能找到適合的款式。風格創意與製錶技術一直是宇舶強調的品牌定位,Meca-10透過充滿特色的長動力儲存再次確認了這點,讓使用者透過錶款的獨特機構與時間互動、感受機械藝術,工藝面與性能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標準,並且進一步拓展了它能覆蓋的客群,持續擴大HUBLOT的品牌版圖。



孫德銘 Kyo